◆ 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经济 ◆ 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还是就地升级 | |||
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还是就地升级 |
|||
日期:2008年3月11日 整理:佛山瓷砖网 |
|||
【 www.FsTaoci.Com 】 走,还是留,确实是一个问题。 2007年以来,在广东省各地方政府流行一种叫做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思路。政府的愿望是将工厂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转移出去,仅在本地保留工厂的总部,并将研发、营销、品牌等高附加环节吸引过来,同时为电子、金融、服务等产业腾出空间。 但是,政府与企业的诉求出现了错位。以台商为例,2007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环保以及土地成本上升等,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估计台资工厂的总成本增加了14%左右,再加上新《劳动合同法》增加了用工成本,不同行业的成本上升了20%~40%。与此对应,目前不少中小台资企业陆续在关门走人,大的企业去印尼、印度、越南等国家考察已成为潮流还有大部分台资企业缩小规模在观望,看能不能坚持下去,比如在东莞一家3000多人的灯饰厂,现在就剩下100多人在维持运转。 现在迁厂还看不到,因为企业的订单在做不能停产,但是半年、一年之后就能看到部分企业转移了。而且一家大企业迁出后,上下游产业链的几十家小企业也会跟着走。东莞台协秘书长赵维南告诉记者,这些台资企业的工厂转移后,要它把研发、营销总部放在珠三角有些不现实,而且工厂一旦迁出就很难再回头了。 业内人士担忧:在没有电子信息、汽车、金融等产业基础的地区,将制造业迁出后能否顺利招商将成为问题。 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的制造业就是没有在当地实现升级就直接全部转移到广东的,结果香港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而当时的韩国、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在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优势丧失的情况下,被迫在本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提升了整体的产业水平。 政府现在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月29日,在东莞台协举办的产业升级论坛上,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表示,目前台商在东莞投资遇到一些困难,不少企业出现走与留的彷徨,但是与其如候鸟一样转移,不如在当地转型升级。江凌还透露:东莞市政府将在台湾事务局设立专门的台资企业升级转型辅导中心,并考虑从3个方向帮助台资企业转型。这包括扩展产品内销、提升技术水平,以及首次向台资企业开放每年10亿元的科技发展资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制造业转移是将成本外部化,这对企业来说并非长久之计。只有从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加工环节向研发、营销部分转变,才是企业良性的提升之路,而这种产业升级也是珠三角制造业比较好的出口。 --End--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上一条:> 产业转移 东莞制造转型的困惑 下一条:> 次贷危机无碍中小企业发展前景 > 珠三角产业资金“出逃” 警惕制造业“失血”过多 |
|
![]() |
收藏到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