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 ◆ 新闻资讯 ◆ 经营思考 ◆ 2008陶瓷业发展 增重建陶比例或成“良方” | |||
2008陶瓷业发展 增重建陶比例或成“良方” |
|||
日期:2008年4月8日 更新:2008年5月6日 整理:佛山瓷砖网 |
|||
【 www.FsTaoci.Com 】由于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和陶瓷市场的不断扩容,陶瓷行业在2007年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良好局面。时间跳转到2008年春季,陶瓷行业却没有如期迎来“春暖花开”的景象,反而是持续在低谷徘徊。可以预见,2008年将成为中国陶瓷企业不断解决行业矛盾和调整自身位置的重要时间窗口。 2008年,由于我国的相关政策的调整,股市和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市场容量的不断变化等因素,都对我国陶瓷行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据了解,去年曾一度出现的排队购买陶瓷产品的场面,今年还未出现过,市场供销比例一直处在供大于求的尴尬境地。在此前提下,我国陶瓷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多因素桎梏2008年陶瓷业发展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调整,一些能源消耗大,污染大的企业不断被关停。煤炭、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给各陶瓷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据资料统计,2008年陶瓷企业生产成本剧增,增幅预计在10%~20%。这使得陶瓷企业不得不由粗放型生产方式向节约型、环保型、高附加值的生产企业靠拢。专家指出,“节能降耗”将成为2008年陶瓷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2007年陶瓷企业产能的迅速增加,2008年陶瓷行业市场容量几近饱和,致使许多企业不得不规避竞争从而纷纷瞄准海外市场。然而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给中国的陶瓷出口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有资料显示,自2006年9月以来,对瓷砖出口退税率已累计下调8个百分点,更有消息传出明年出口退税率极有可能彻底变为零。种种不利因素加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更是“雪上加霜”,目前的宏观政策无疑不利于陶瓷业的出口。再有,我国陶瓷企业大多缺乏品牌意识和创新精神,陶瓷产品的“海外之旅”注定将是一波三折。 大多数选择留在本土市场的一些陶瓷企业,同样面临着原材料上涨和人力成本增长等压力。这些,无疑成为了陶瓷行业发展途中的分水岭。只有那些能够及时消化成本上涨压力的企业才能激烈的竞争中继续发展下去。 总体来说,2008出台的几项政策均不利于陶瓷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对此情况带来的后果表示担忧。东鹏陶瓷企业董事长何新明表示:目前的大环境不利于陶瓷行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再加上市场的调节将使陶瓷企业即将面临一场“大洗牌”,这样一来,很多小企业将被淘汰,而那些大企业会愈加强大,竞争将进入白热化。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上一条:> 2008年南海区建陶企业专项纳税评估工作日前启动 下一条:> 西部利用外资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 人力成本助推第二轮通货膨胀 |
|
![]() |
收藏到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