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经济 ◆ 4000家陶瓷企业民资的力量 潮州一年产值200亿 | |||
4000家陶瓷企业民资的力量 潮州一年产值200亿 |
|||
日期:2008年5月6日 整理:佛山瓷砖网 |
|||
2004年,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中国瓷都”的称号颁给了潮州。这引起了陶瓷工业传统名镇——景德镇——的不满,甚至有人提起诉讼,状告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侵犯景德镇的名誉权。 时隔数年,潮州已经坦然接受“瓷都”的荣誉,潮州市政府也将“瓷都”作为潮州的一张名片进行推广。在张锦华看来,“瓷都的称号给谁其实无所谓”,关键是市场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潮州一年的产值200多亿元,景德镇一年才十几亿元。” 与面向内需市场的景德镇相比,潮州瓷器从历史上就体现出强烈的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依靠海外市场的带动,至今仍是潮州陶瓷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潮州陶瓷协会顾问黄振豪说,改革开放之后潮州的陶瓷在出口的带动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峰。处于东南沿海的潮州拥有地理上的便利,第一,毗邻港澳,具有获取海外市场信息的便利第二,潮州人在海外分布广泛,结成了强大的海外销售网络。 张锦华说得更直接:“潮州的陶瓷种类全世界最齐全,我们的产量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潮州的陶瓷。” 民资力量 作为一种资源型产业,陶瓷对瓷土资源具有巨大的需求。张锦华认为,潮州陶瓷30年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是潮州拥有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 解放之后,潮州的陶瓷并没有随着工业设施的内迁而彻底衰败。原广东陶瓷学校吴校长曾经担任潮州陶瓷公司的总经理,他回忆,潮州陶瓷公司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下辖28个陶瓷厂。在上世纪80年代,潮州的陶瓷产能主要集中在陶瓷公司手里,所产的产品大多通过汕头特区的外贸公司出口海外。 1994年,陶瓷公司进行改制,几乎形同关闭。而其下属工厂的管理骨干和技术人员纷纷下海自行创办工厂。这为潮州陶瓷在今天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潮州,1994年已经被公认为陶瓷产业井喷式发展的重要拐点。 时至今日,民营资本成为潮州陶瓷的骨干力量。根据潮州市经贸局局长魏清潮的介绍,陶瓷产业贡献了整个潮州市工业总产值的三成,其中民营经济在陶瓷业内的份额超过了95%。 潮州的陶瓷在1990年代中期起步后,也曾面临混乱无序的局面。张锦华介绍,很多企业都是农民企业家创办的,当时大家甚至不知道有“商标”这回事,贴什么牌子好卖就贴那个牌子。 当时广东陶瓷产业的重镇是佛山。潮州陶瓷的假冒伪劣行为促使佛山的企业在广东省内频频叫屈,最后导致地方政府伸出重手,打击假货。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上一条:> 国税总局下一步要大范围取消进出口退税 下一条:> 鹰牌肖远静:和谐社会贡献民族品牌的力量 > 陶瓷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打造区域性强势品牌 |
|
![]() |
收藏到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