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 ◆ 新闻资讯 ◆ 经营思考 ◆ 陶瓷行业盲目投资繁华背后是冷清 | |||
陶瓷行业盲目投资繁华背后是冷清 |
|||
日期:2008年8月27日 整理:佛山瓷砖网 |
|||
【 www.FsTaoci.Com 】1998年至1999年,以佛山南庄为代表的乡镇集体企业大规模进行改制,由此引发了行业新一轮建设高潮,堪称“白色恐怖”。 在世纪之交的“东陶西进”热潮中,新中源集团斥资2.5亿元在夹江县投资兴建生产基地,掀起了西部大建设的序幕而在广东产区也正“圈地运动”大肆扩张,演变为“泛佛山陶瓷”。到了20世纪末,我国建陶业形成了“三山一海夹两江”(佛山、博山、唐山、上海、晋江、夹江)的格局。此后,又有了“三东一西”(广东、山东、华东、西部)的局面。2007年,“斯米克”、“东鹏”、“唯美”、“蒙娜丽莎”等落户丰城,投资均在10亿元以上“特地”、“金意陶”等一批大型建筑陶瓷企业落户瓷都,景德镇陶瓷由传统向现代迈进“正大”陶瓷投资6亿元在萍乡湘东陶瓷产业基地建设生产线博鑫精细陶瓷投资2亿元在芦溪工业园新上陶瓷生产线…… 点评:热投资背后的冷思考 当年在“白色恐怖”这股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中,建陶行业的盲目投资,由于缺乏了前瞻性的行业整体规划,最终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不少隐患。如南庄、西樵、小塘等区域的建陶企业过度密集,使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尤其是位于西樵风景区内的一些新建企业,建成不久就不得的搬走,成为这场大规模建设中的败笔。 “白色恐怖”使得佛山环境不负重堪,纷纷外迁的陶企也终于尝试了自己酿造的苦果。更加不幸的是,在众多陶瓷企业正到了省外各地“大兴土木”、“圈地为王”的时候,原料、燃、油、煤、气等各类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却是水涨船高,加之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等各种政策的限制,重压下的陶企承受力是有限的,面对资金链的日益紧趋,生产线的不能预期投产,陶企能笑到最后吗?另外,环境的承受力同样是脆弱的,谁希望未来的陶瓷产区成为酸雨的制造者? 而有业内人士就指出,目前陶瓷行业闲置的生产线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为什么陶瓷企业就不合作,把各自的资源进行整合?为什么又不统一战略,把战术搞好,提高应变能力,充分利用闲置资源? 现状二:大展厅兴建不甘人后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以佛山为代表的建陶企业开始大规模建设营销中心和展厅,通过庞大的展示面积、精心的设计和施工,将企业各类产品进行完美展示,以获得消费者认可。 【链接】 展示 ,终端 ,营销 ,成本 ,生产线 ,专卖店 ,营销中心 ,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上一条:> 宜家南京店明天开业 3万平米、6000种产品 下一条:> 新明珠 东鹏等佛山19民企入选2007年度“广东百强” > 昆山红星美凯龙上演08投资盛宴 |
|
![]() |
收藏到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