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经济 ◆ 文物鉴定进入荒诞时代 | |||
文物鉴定进入荒诞时代 |
|||
日期:2013年1月13日 出处:《陶瓷信息》 整理:佛山瓷砖网 |
|||
【 www.FsTaoci.Com 】近日,现身某鉴宝类电视节目的一件现代熨斗状青花瓷引发热议。这档鉴宝节目官方微博发布“专家辨宝秘笈”称:此物是清晚期的“熨斗”,其胎底粗糙,釉色笨拙但通透,青花样式简约,有清末民国风格,可以确定是真品,不是仿造品。面对这样的“秘笈”,网友3天内评论、转发近3000次,几乎一边倒地“欢乐”了,“这不是夜壶吗?”有人嘀咕,瓷器底部没有施釉况且不平,怎能当熨斗烫衣服?也有人指出,从汉朝到近代,几乎所有熨斗都是金属质地,造型设计变化也不多,都是水瓢形状,与现代的熨斗并不相像。这到底是学术问题高深得曲高和寡了,还是暴露出了某些所谓“专家”的无知? 这类看似荒诞的鉴宝事件近年来频出。2012年12月,郑州一对兄弟状告鉴定专家的官司闹得沸沸扬扬。2009年这对兄弟带着家传的题款为“乾隆御笔画松并题”的《嵩阳汉柏图》参加一档鉴宝节目时,现场专家将藏品鉴定为赝品,私下却又指点他们将藏品以17万元卖出,当时这对兄弟以为自己捡了个便宜。结果,就是这件藏品2010年在拍场上拍得8736万元的高价。 2012年7月,号称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明永乐青花“热水瓶”现身一档寻宝节目时,闹了笑话。破绽出在瓶底字样“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太监怎会知道现任皇帝的庙号?当时,却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宁玉新为这件藏品“保驾护航”。 2012年1月,被曝“穿越”的汉代玉凳也得到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等专家的力挺,并在拍场拍得2.2亿元的天价。其实,汉代人是席地而坐的,凳子是在“胡人”的连裆裤传入后直至唐朝才逐渐出现的。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得数2011年9月东窗事发的金缕玉衣骗贷案,一件由商人自制的“金缕玉衣”竟被5个故宫“泰斗级”文物鉴定专家指为“出土真品”,估价24亿元。 作为文物市场上关键一环的鉴定,本应肩负起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责任,如今却成为继文物造假之后的又一个乱源。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文物市场上,所谓的鉴定专家层出不穷、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鉴定证书随意买卖也不是秘密,颁发证书的机构五花八门,或者颇有官方气息,或者颇有学术色彩。而事实上,目前国内没有一个权威的专门机构对鉴定专家的资格进行认证。任何鉴定证书也均不具备法律效力,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只代表鉴定者的个人意见。 据了解,鉴定的困局目前很难解。就算鉴定有误,哪怕是故意乱讲,鉴定者以一句“水平不够”就能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因为,即使是相对权威的鉴定机构或者专家,在鉴定中出现不同意见也很正常。这是鉴定本身的特点和难点,却被有些人当成了可钻的空子。(东方网—文汇报) --End--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链接】 2012年 ,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上一条:> 湖北咸宁各级领导考察金海达薄板生产基地 下一条:> 存世汝官瓷之争再掀风波 > 紧贴梦境的唐宋瓷枕 |
|
![]() |
收藏到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