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国际贸易中国连续4年成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中国连续4年成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日期:2013年8月28日        整理:佛山瓷砖网

调整结构、拉动内需提振区域经济

有专家指出,中国和东盟各国在经贸方面各具优势,双方在自然资源、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并各有所长,促使产业内和产业间形成了很强的贸易互补性。新加坡、泰国需要中国的市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需要中国的投资,柬埔寨、老挝需要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出口到东盟国家的最终产品从农副产品、化肥、纺织品到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等,包罗万象。

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根罗对本报记者说,东南亚国家盛产的水果和橡胶等正是中国市场大量需要的。随着中国企业赴东南亚投资兴业,原本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一些设备的零部件也可能转由东盟国家生产。

新兴市场国家靠什么应对全球经济不振的形势?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经验表明,新兴市场国家只有增强互补性才能“强身健体”,关键在于扩大内需。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市场更关注亚洲的劳动力和生产能力,低估了亚洲潜在的需求。他说,未来亚洲需要建立自己内部强大的市场。东盟与中国不仅互为对方最重要的需求市场,也是未来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双方的互补性正在增强。

要想扩大内需,首先要靠调整产业结构。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低端产业从中国转移至东盟,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中端产品特别是机械加工类产品的需求在上升。在陈刚看来,中国作为装配中心的地位和处在东亚产业链中心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类贸易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在太阳能、新能源等领域甚至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竞争的优势,这是未来与东盟增强互补性的关键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发展还面临一定挑战。陈刚认为,双方应继续加强互联互通,增加双方基础设施的联动。目前,东盟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计划,但在加强互联互通方面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中国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帮助东盟加强互联互通领域的建设,同时也能避免中国内部的产能过剩。此外,东盟与中国要进一步降低关税,加快自贸协定谈判的落实。

--End--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链接】 增长 ,产品 ,集装箱 ,产业结构 ,双边贸易 ,中国东盟自贸区 ,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全部国际贸易文章
上一条:> 科技创新引领产能扩张 陶瓷产业依然潜力巨大
下一条:> 欧盟终止对中国不锈钢管对焊件反倾销调查
        > 墨西哥对我钢缆发起反倾销调查
    佛山陶瓷网   收藏到收藏夹 设为首页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