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经济 ◆ 产区停窑调查: 停窑率最高超30%,最低仅5% | |||
产区停窑调查: 停窑率最高超30%,最低仅5% |
|||
日期:2015年11月11日 出处:陶瓷信息报 整理:佛山瓷砖网 |
|||
在这停线风波过后,产区内部分抗压能力弱的陶瓷企业也濒临破产倒闭。截止目前,产区内科达陶瓷、鑫鹏陶瓷、华洋陶瓷(丹棱)、中盛陶瓷(沙湾)等企业虽然没有宣布破产倒闭,但是也已经被业内人士视为高危企业,随时可能宣布破产倒闭。据了解,早在今年9月15日和10月23日,鑫鹏陶瓷就曾两次在乐山众信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厅进行公开拍卖。此外,几家高危企业也都处于长期停窑阶段。对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这些企业要再恢复生产非常困难,最好的结果则是宣布破产拍卖。 11月底至12月初,产区将迎大规模停窑潮 多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停窑的时间会提前至11月底至12月初,但是是否提前放假还不能确定,至少停窑后不会立即放假。而对于明年开工的时间则要根据市场销售形势来决定,估计不会比往年晚。 “如果企业提前进入停窑期,我们的供应款就更加难收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墨水供应商满脸无奈地对记者说道,由于今年瓷砖销售状况不好,所以企业在付款方面也一直拖拉,一般都是要货的时候才会付款,因此如果企业提前进入停窑期,那么追款将会难上加难。 对于明年产区的发展形势部分供应商表示,“目前与陶瓷行业相关的生意都难做,纵观全国各大产区的发展状况,夹江产区的经营环境还算不错,至少没有出现大批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我们也期待明年能够迎来好的发展局面。” 晋冀豫陕甘宁 产销失衡加剧,约50条生产线停产 今年以来,受经济下滑、产能过剩、环保趋紧等多重因素的挤压,陶瓷行业遭遇“寒冬”,销售受阻、库存爆满、价格跳水、资金短缺,以及由此诱发的停产、倒闭、围堵、重组……行业形势之惨淡,已经突破了陶瓷企业所能承受的底线。近日,记者对晋冀豫陕甘宁六省生产线停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表现为,产销失衡加剧,停线停产呈逐步蔓延态势。 晋冀豫陕甘宁六省共约50条线停产 据本报去年产能调查统计,晋冀豫陕甘宁六省共有陶瓷生产线320条,日产能554.6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国的8.8%和12.3%。从记者初步统计情况来看,目前晋冀豫陕甘宁六省约有50条生产线停产(包括全年未开的生产线),占产区总生产线的15%。 虽然目前晋冀豫陕甘宁六省与其他产区一样,面对诸多困难和压力,但并非全年无亮点。“年初到5月底,销售一直很火爆,根本看不出后几个月市场会这么惨淡”,河南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入6月份后,市场形势突变,销售陡然下滑,导致库存暴增,形势才变得异常严峻”。 从目前停线的情况来看,除了全年未开的生产线外,大多数是企业是为了压缩产能停掉了部分生产线,企业窑炉全停的情况并不多。另外,也有部分企业停线,是为了对现有窑炉进行升级改造或转产其他产品。 不可否认,6月份以来,也有多家陶瓷企业由于扛不住库存、资金、环保等压力,不得不全线停产,虽然未正式宣布倒闭,但想要处理好停产引发的一些列问题重新生产,已是难上加难。 对于逐步蔓延的停线现象,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刚需缩减、产能极度过剩的形势下,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停掉部分生产线压缩产能,是应对市场变化的经营策略调整,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陶瓷行业经过高速发展后,已进入自我调整期,优胜劣汰不可避免,近几年内停线停产将成为行业常态。 目前已进入11月份,市场依然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年内消化库存的愿景似乎已化为泡影,今后两个多月产销或将更加不平衡。目前,多数企业试图通过调整生产计划,尽量压缩产能、减缓压力,为明年按时复产做准备。 河南内黄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虽然压力较大,但总体上还过得去,不会考虑提前停产,初步预计到12月中下旬会停产,留足一个月的检修时间,以保证明年元宵节前复产。宁夏科豪陶瓷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3条线已经停产,另外2条生产线预计到本月底停产。 从目前北方六个产区的现状和情势来看,停产生产线和企业数量会逐步增多,除个别产区、企业外,多数企业或许将在11月底或12月初停产。尽管形势不乐观,陶瓷企业依然期待明年会好。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夯实产品品质、加大品牌建设来提升竞争力。 产销失衡加剧,差异化势在必行 市场不景气,最明显的反映就是陶瓷企业销售变得不顺畅。从5月底市场转冷、库存开始增加,至今已经过近5个月的煎熬,目前大多企业库存仍在持续攀升。庞大的库存似乎是一块巨石,压得企业老板和销售人员喘不过气来。 “今年销售太难做了,从没有感觉这么难过,”河北一家陶瓷企业销售总监抱怨,“前几个月产销率还可以达到80%-90%,现在70%都不到,有的月份甚至更低”。 与销售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能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两年,河南、河北、陕西、甘肃等产区陆续建成了很多宽体窑生产线,日产能少则3万平方米、多则近5万平方米,有的企业一下建成2条生产线,日产能高达6-10万平方米。在市场低迷的形势下,要消化掉如此庞大的产能,绝非易事。 在高库存压力下,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更多的策略拉动销售。除了加大促销力度外,有个别企业提出“渠道下沉”,业务员直接走乡穿镇,他们的口号是“无论大小,不放过任何一个客户”,甚至不惜与县级经销商抢客户。有个别企业以“降价”为武器,不断拉低销售价格,大肆进行“价格战”,以此拉动销售。尽管如此,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这些极端的措施,招致了多数业内同行的反感。有销售人员表示,无论是与县级经销商抢客户,还是进行“价格战”,都无异于“杀鸡取卵”,必定得不偿失。从长远来讲,唯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开发出具鲜明特点的个性化产品,才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正确之道。 有业内专业人士分析,对于北方陶瓷企业来说,不能仅仅靠扩大产能、批发走量生存,必须在产品个性化、品牌化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一味盲目跟风和模仿,靠低质低价以及打“价格战”,赚取微薄利润生存,只会一步一步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淖。 --End--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链接】 销售人员 ,夹江陶瓷 ,淄博产区 ,中瑞陶瓷 ,陶瓷企业 ,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上一条:> 金意陶百城联动新品发布,万名设计师线下齐推质感系 下一条:> 萨米特陶瓷乌鲁木齐逾1000m²旗舰店隆重开业 > tpp协定缔约国的主要进出口产品情况 |
|
![]() |
收藏到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