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行业经济景德镇,一座兴衰起伏的“陶瓷工厂”
 

景德镇,一座兴衰起伏的“陶瓷工厂”

   日期:2008年12月29日    出处:陶瓷信息    整理:佛山瓷砖网

余昭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5年,光明瓷厂从德国引进了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先进煤气窑。余昭玉说:“那条进口窑炉无论从节能、高效和环保上都是国内窑炉所无法比拟的,不过它的价格很贵,大约是130多万美元,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上面要求所有陶瓷厂将出口退税获得的美元集中上交,帮光明瓷厂从德国购买窑炉,然后各个厂效仿该窑炉进行改造生产,这样便节约了很多钱。”

近代景德镇:两兴两衰

景德镇陶瓷的鼎盛时期就是研发青花瓷的明末清初时期。此外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景德镇陶瓷又一次兴盛时期,那时,曾经有人主动放弃在邮电部门的工作,选择到陶瓷厂上班。尽管这只是个案,但的确反映了陶瓷在那个时代对景德镇人就业和生活的影响。很多人说那时候陶瓷厂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了微型汽车大王昌河公司。

景德镇市经贸委副主任罗军告诉记者,青花瓷器是景德镇陶瓷的骄傲,也是景德镇陶瓷辉煌的一个重要缩影。而研发出青花瓷的时代就是明末清初时期,那时候的景德镇就像本文前面提到的法国传教士所说的那样:“昌江河两岸,日夜火光冲天,数百座窑炉昼夜不息地在燃烧……”后来随着清朝末年政府的衰败,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开始放缓,特别是在民国时期和后来的八年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进入了一个快速衰退周期。直到1949年建国以后,解放初期的景德镇陶瓷工业开始得到了恢复,国家开始计划对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整合,像红旗瓷厂、光明瓷厂等十大瓷厂陆续筹建并投入运营,造就了景德镇陶瓷的又一个兴盛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

景德镇市邮政局广告公司总经理刘敬波给记者讲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邮电部门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单位,但是却有一些职工主动放弃那份工作,要求到国营陶瓷厂上班。“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景德镇陶瓷厂非常红火,福利好,名声大,几乎超过了很多职能部门。”刘敬波说。

12月20日,记者在景德镇市昌江河边的绿地上寻访老工人和老百姓的时候,多数人都表示,那个时代确实很辉煌,景德镇的街道、码头非常拥挤,各地的商人从景德镇批发瓷器,然后通过昌江河水道经鄱阳湖运到全国各地销售。

一位姓张的师傅告诉记者,:“那时候我们在陶瓷厂的工资比多数单位都要强,很多人被分配到政府或职能部门都不太愿意,就连昌河这样的知名大企业都不如我们陶瓷厂的福利好。”说这些话的时候,张师傅一脸兴奋自得的表情。但很快他话锋一转,“不过后来就不行了,到我退休的时候,我已经下岗好几年了。”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链接】 景德镇陶瓷 ,陶瓷工业发展 ,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全部行业经济文章
上一条:> 景德镇莱特陶瓷点火在即
下一条:> “08之难”是给建筑陶瓷行业的福
        > 访道格拉斯陶瓷公司销售总监龚伟
    佛山陶瓷网   收藏到收藏夹 设为首页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