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经济 ◆ 陶企外迁佛山腾地万亩 产业升级如箭在弦 | |||
陶企外迁佛山腾地万亩 产业升级如箭在弦 |
|||
日期:2008年4月22日 整理:佛山瓷砖网 |
|||
【 www.FsTaoci.Com 】近年来,珠三角生产成本逐步高涨,环保政策也愈来愈严厉,佛山一批传统产业企业正在抓紧外迁步伐。 昨日,佛山禅城区召开的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工作会议就透露,禅城陶瓷、针织、童服、不锈钢等四大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工作即将全面启动。 而在佛山传统产业外迁浪潮中,佛山最为知名的产业———陶瓷产业率先行动。去年以来,佛山提出未来陶瓷产业发展的目标将是:赶走污染、做强陶都。并提出了打造佛山陶瓷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 佛山陶瓷企业外迁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佛山又将如何妥善处理产业转移?如何发展中小企业?如何在广佛一体化中吸引高端人才?这些问题也到了亟待解决的关头。本报记者近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从今天起推出佛山发展沉思录,敬请垂注。 现状 建陶生产企业容身之地越压越小 佛山掀起产业调整风暴,列入搬迁或淘汰类别的建陶企业有221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关闭转移搬迁淘汰企业只有65家,其余企业要在2008年底基本完成搬迁淘汰任务,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搬迁淘汰任务。 根据佛山陶瓷产业调整的指导思想,佛山陶瓷企业外迁不是“产业适应性外迁”(即整个产业因生存环境不适应而全部迁离),而是“扩张性外迁”,迁移出去的只是产业长链条上的中端制造环节,而价值最高的研发和营销环节还会以“陶瓷总部基地”的形式留下来。 低端陶瓷生产环节坚决淘汰 佛山大规模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始于去年,整治对象是能耗高、污染大、不符合城市发展环境要求的陶瓷企业。坚决淘汰低端陶瓷生产环节,鼓励发展陶瓷装备制造业、高端陶瓷制造业、现代陶瓷服务业。 “我们的专项整治不是针对整个陶瓷产业,而是专门针对建筑陶瓷的生产环节卫生洁具、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等并没有列入整治的范围。”禅城区经贸局副局长沈树华特意澄清。 尽管陶瓷产业在佛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雄厚的现代产业基础,但受限于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建筑陶瓷的生产环节在禅城越来越没有它的“容身之地”。 佛山市副市长李子甫日前指出,去年统计全市共299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列入扶优扶强类别的有22家,占7.36%列入调整提升类别的有56家,占18.73%列入淘汰转移类别的有221家,占73.91%。目前淘汰转移任务已完成30%。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上一条:> 美嘉推出釉中彩墙地砖全自动抛釉生产线 下一条:> 陶瓷生产三年内退出佛山中心区 > 佛山陶瓷探索专利应用新模式 |
|
![]() |
收藏到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