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经济 ◆ 我所了解的世界船王包玉刚 | |||
我所了解的世界船王包玉刚 |
|||
日期:2013年2月1日 出处:人民网 整理:佛山瓷砖网 |
|||
【 www.FsTaoci.Com 】2008年11月16日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诞辰90周年。尽管船王逝世已经17年了,但回忆起我们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这位宁波同乡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介绍包玉刚经营经验的第一篇内参 关于包玉刚将与内地船舶工业合作的信息,我最早是从1979年11月11日合众国际社的一则英文电讯里获悉的。该电讯说,“航运业巨头包玉刚向华国锋总理表示,他将协助中国建立船舶工业。”“这位航运业大亨在本周与华国锋在伦敦举行了45分钟的会面。” 这篇报道引起了我的兴趣。那时我正在新华社对外部当记者。我是宁波镇海庄市老街人,我外婆家就在包玉刚的故乡钟包村。而且包玉刚的妹妹包美菊,由包兆龙做主嫁给了我的表兄、庄市后倪人倪兰亭。 1980年3月,包玉刚正式访问北京,与中国船舶工业公司、中国租船公司、香港汇丰银行、日本兴业银行共同签订合资成立国际联合船舶投资公司的协议。由于我不是外事记者,没有参加采访。但我作为联系外贸外经口的记者,认识与包玉刚有密切关系的中国租船公司老处长刘松志。 刘松志(1910—1984)是位经验丰富的航运界老前辈,曾任福建航海船长、集美航海专科学校校长,后任香港华夏公司总经理,航队船长。刘松志曾筹建中国船队,从香港将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内地,被评为“航运业楷模”。后调赴北京,任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海运处处长,兼国外企业处处长等职。包玉刚开始从事航运业时,曾经常向他请教。我后来向包玉刚提到刘松志时,船王动情地说:“他是我的老师啦!”但在我看到的关于包玉刚的传记中,都没有提到这位帮助过船王的内地航运家。1984年5月刘松志逝世时,包玉刚十分悲痛,立即赶到北京,亲临八宝山参加他的追悼会。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表示:“我所以能发家致富,所以有今天,全得力于刘松志的帮助。” 当时,国内关于包玉刚的资料极少。我与刘松志作了几次长谈,到船舶公司采访过主管领导柴树藩,找了一些香港报纸对包玉刚的评论。在此基础上,我写了一篇内参报道,题为“世界船王包玉刚是怎样经营航运业的”,于1980年8月16日刊出。这是第一次由新华社向中央提供的有关包玉刚的内参。 我在稿子结尾写道:“有关部门认为:包玉刚重视祖国航运业,并在同我们合作上迈出了第一步,是值得我们欢迎的。他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由于当时内参是发给中央部委级以上领导,包括中央书记处,估计邓小平也看到了这篇内参。后来,他曾说包玉刚的经营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次采访包玉刚 1980年9月,时为一机部所属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的贾庆林邀请我随一机部考察团到香港考察。这次考察长达一个月。考察团团长是一机部部长饶斌。 9月25日上午10点半,我来到香港中环太子大厦第21层环球航运集团总部。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包玉刚,他中等身材,面色红润,身穿浅灰色小格子西服,系着深蓝底色有红条的领带。八字浓眉和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了我深刻印象。他说话时宁波口音很重,这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我指着放在墙角的一艘旧船模型问道:“包先生,这是不是你的那条‘金安号’轮船?”他十分高兴地说:“是的。这就是我在1955年用77万美元买下的第一条船。现在看起来很破旧啦。它是1927年建造的烧煤船,船龄27年,载重量只有8700吨。” 包玉刚就是靠这条船发展起来的。1976年3月8日,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他的封面文章,题为“海上之王”,从此他有了“世界船王”的称号。在采访中,包玉刚谈到与内地的合作时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许多事情有待改进。他非常关心与中国船舶工业公司和中国租船公司的合资项目。他直率地批评国内机构臃肿,办事效率太低。他说:“有时候,为了办一件事打电报到北京,三五天也没有答复,我们急得火烧眉毛,又挂长途电话,一问才知道办事的人出差去了。走了一个人,就办不成事,实在是个大问题。” 【链接】 画册 ,宁波 ,北京 ,香港 ,经营 ,发展 ,中国 ,世界 ,航运业 ,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上一条:> 航运公司接力涨价潮或开 下一条:>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连跌八日,因船运活动淡静 > 中小集装箱船市场处“饥饿”状态 |
|
![]() |
收藏到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