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瓷砖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行业经济内蒙古城市建筑彰显鲜明民族地域特色
 

内蒙古城市建筑彰显鲜明民族地域特色

   日期:2008年4月23日        整理:佛山瓷砖网

【 www.FsTaoci.Com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语言。近年来,我区的城市建设有目共睹,突出了地域性、民族性,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本报特编发此文,对我区的城市建筑进行解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益东对城市建筑非常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因大量“克隆”建筑而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困扰城市领导者和专家学者的一大顽症。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通过塑造城镇的民族地域风貌特色来彰显文化底蕴和管理水平,是一条打破“千城一面”的可行之路,可以有效地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003年《关于加快城镇化的决定》中强调,城镇建设要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相结合。近年来,不少来访者称赞内蒙古的城镇面目一新,其中包含着对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塑造城镇特色的肯定。本报发表此文,希望有助于活跃建筑评论,创新规划设计理念,普及建筑艺术知识,推动内蒙古城镇在规划布局、园林广场、整体色调、建筑造型、装饰装修等方面形成风貌特色的主调和个性。

城市建筑具有承载文化意向、传承地域文脉的权利和责任。自治区自建国以来建成的特色建筑从建筑理论角度来解析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以古典的手法将地域传统元素进行移植、拼贴——文脉理念的运用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同中国“社会主义内容、民族的形式”大形势一致,内蒙古的建筑师设计了几个特定时期的代表建筑,其手法多运用传统地域的表层语言作为符号,这种做法可以认为是发端于“文脉”理念的表达。这些建筑多表现为“现代的形式,民族的内容”甚至是西洋的形式,民族的装饰图案和细部。在比例尺度的推敲中常具有经典建筑学的构图法则和古典的美学特征。这在特定的时期里一度成为了现代建筑传统趋势的主流。

1952年建成的内蒙古博物馆(郭蕴诚设计)是西洋的水平五段式形制加蒙古装饰图案,直到目前为止,这座建筑仍然是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名片1954年建成的成吉思汗陵(郭蕴诚设计)将类“盔顶”式的“蒙古帽”屋顶与汉式的基座组装,再饰以喇嘛庙图案,因其形式地道、比例尺度把握较好,成为内蒙古民族建筑的代表性作品1984年建成的内蒙古人大常委办公楼(郭日睿设计)为集中式的西洋古典形制加象征意味的“蒙古包”及蒙古饰带,在相对简洁的现代构图中具有了古典的纪念性特征1986年为迎接内蒙古自治区40年大庆而建设的内蒙古赛马场(韩梅设计)和1996年为迎接自治区50年大庆而建设的内蒙古展览馆(范祥设计)也出自同一种手法,前者在现代建筑顶上加上变了形的“蒙古包”群,后者则施以蒙古人服饰和家具中抽象出的图案。新近建成的70年大庆项目——呼和浩特市新体育场(白音查干艺术设计)用草原雄鹰的形象来达到标志建筑地域性身份的目的。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链接】 内蒙古 ,城市建筑 ,

本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佛山陶瓷网[ www.FsTaoci.Com ]搜集整理行业相关公开资讯信息和知识,我们对文章内容真实、完整和公正性不能作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谢谢支持。

全部行业经济文章
上一条:> 寻找奥运场馆中的陶瓷品牌 专访唯美陶瓷市场总监龚志云
下一条:> 专家称5月可能成楼市分水岭 住房需求逐步释放
        > 娱乐房产逆市突围 新盘均价突破2万元/平
    佛山陶瓷网   收藏到收藏夹 设为首页 佛山陶瓷网新闻资讯中心,每日更新行业最新最全资讯,企业新闻、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品销售动态。把握信息,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移动版